说到义乌自贸区建设,三个日子值得义乌人铭记。2020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义乌纳入浙江自贸区;2020年9月24日,省委省政府举行浙江自贸区扩区挂牌仪式;2020年10月18日,义乌召开自贸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百日攻坚”行动。三个时间节点过去,意味着义乌正式进入了自贸区时代。
分四个维度作简要的汇报:一个是为什么?第二个义乌的自贸区是什么?第三怎么干自贸区?第四想干成什么样的自贸区。改革开放40年,义乌创造了无数奇迹,具有极强的改革创新活力。新的贸易背景下,国家需要在监管制度、贸易规则等顶层设计上进行探索试验、改革创新。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义乌推进自贸区建设有两条主线,一是为义乌市场持续繁荣打基础,二是为国家贸易制度创新探新路。
自贸区定位是什么?围绕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目标,加快打造国际小商品制造创新策源地、标准输出示范基地,加快打造“一都、一港、一班列、一通道、一示范区”,重点突出“五大功能”,即建设国际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制造创新示范地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义乌建设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26.2平方公里,是核心功能区,近似境内关外的概念。联动发展区为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是核心功能的外延区,主要布局部分次核心产业及办公、生活等配套。辐射带动区为义乌全域1105平方公里及周边同城化区域,为核心区做全面的配套支持。
义乌该怎么干?市级层面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自贸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贸易、投资、资金、运输、人员和数字政府、营商环境“5+2”为主的改革专班。推进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好五对关系: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加强顶层设计,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政府与市场,更好发挥“两只手”的叠加作用,党委政府要发挥牵头作用,更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为义乌强动力与为国家试制度,更好发挥义乌改革引领作用,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区内与区外,通过做强区内源动力,带动区外整体发展。自主改革与向上争取的关系样子收藏,发挥义乌自身动力,上下联动,全面破解“小马拉大车”局面。
建成什么样的自贸区?下一步,将以第二个“百日攻坚”为起点,以数字变革和数字赋能为抓手,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2021年目标:在制度创新方面,加快建成自由化便利化的贸易监管体系、数字化制度化的贸易促进体系、现代化系统化的贸易动力体系、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迭代体系,形成1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改革项目,努力走在全省自贸区前列。“十四五”中期目标:在制度创新方面,创新贸易规则和制度安排,打造以小商品自由贸易为主题的改革示范区,基本建成新型国际贸易中心、“一带一路”枢纽港、双循环战略节点城市。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确立全球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地位,基本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在自贸区建设当中,要甘当孺子牛、勇当拓荒牛、愿当老黄牛,群策群力推进自贸区建设,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获得感。
自贸区获批以来,贸易自由专班围绕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全力推进第一个“百日攻坚”,谋划落实贸易自由顶层设计。主要取得五项突破:一是数字综保区建设有效推进,“保税+新零售”数字监管方案获杭州海关的支持,累计测试1.2万单。二是数字贸易取得新进展。eWTP公共服务平成9610、9710、9810出口功能上线个eWTP海外数字枢纽。Chinagoods平台GMV突破160亿元。中交易货贸易平成首单对俄出口试单。三是获批全省唯一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积极推动出台省级层面支持方案。四是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获批商务部二手车出口试点地区并走通首单。海关总署原则同意我市率先试行市场采购与一般贸易拼箱转关业务。“数字清关”正式运行。全国首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五是成立账户冻结援助中心,累计帮助解冻资金超过2.2亿元。
贸易领域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制约贸易发展的突出问题,比如近期看,存在订单减少、库存积压、物流不畅、账户查封等问题。中长期看,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平衡、贸易生态链条碎片化、贸易风险防控机制不够健全等,制约自贸区建设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从两个方面开展对标深化改革:一是对标迪拜、香港、新加坡等贸易枢纽城市,学习借鉴其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创新做法。二是对标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超级跨境贸易平台,学习其全球化布局、全链条延伸、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做强义乌的贸易平台属性。从监管和服务两个维度,推动贸易自由化改革。
1是一个目标,即打造义乌自由贸易港。2021年拉开大进口体系,走通数字监管、新型易货贸易、两国双园等创新载体,进出口额超3500亿元。到2025年,基本建成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实现进出口额超5000亿元,进口额超1000亿元,跨境电商贸易额超2000亿元。到2035年,基本建成义乌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
5是集成推动五个方面升级:一是数字化升级,从传统贸易到数字贸易,以数字化改革推动自由化便利化。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袁家军书记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推动贸易领域数字化改革,特别是在创新数字监管方面为国家试制度。二是全业态升级,从出口为主到进口、出口、转口全业态协调联动发展。三是走出去升级,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率先打造遍及全球的开放网络和服务体系。四是价值链升级,从小商品贸易到全品类贸易,推动新品牌新产品在义乌集聚。五是控风险升级,从贸易风险多发到形成体系化的贸易救济保障。16是16项具体工作举措;X是推进X个具体落实项目。
围绕顶层设计,我们具体梳理了2021年三张作战图。第一张图是境外贸易地图。我们将加快海外贸易“新基建”,在全国率先打造比较完善的海外贸易网络体系。2021年“义乌系”海外仓达到120个,建设5组“两国双园”,迪拜商贸城争取年底建成开业。
第二张图是境内贸易地图。我们将主动融入与全国其他自贸区、综保区、边境口岸、机场口岸的联动发展。2021年布局100个云仓、新增25个“爱喜猫”“义乌好货”布局点。打通“市场采购+卡航”通道。
第三张图是市内贸易地图。我们将加快推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贸,今年实现综保区一期封关运行,启用陆港电商小镇二期项目、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实体中心,启动全球数字自贸中心、数字贸易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新CBD项目等。
第二个百日攻坚期间,将重点推动8件事落地。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二是实现数字综保区一级封关运营,三是落地特殊功能的进口贸易平台,四是落地“市场采购2.0”版本,五是稳步推进海外贸易网络建设,六是精准推动招商引资,七是全力争取解冻经营户账户,八是落地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实体中心。
贸易是义乌发展最大的基本盘。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大会精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努力为国家高水平开放试制度,为打造义乌自由贸易港奠定新优势。
投资自由化,是自贸区建设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制度性安排之一。投资自由专班成立以来,紧扣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两条主线,进行制度创新、改革突破,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主要汇报三大方面内容:
第一个“百日攻坚”期间,投资自由专班重点围绕“准入又准营”核心问题,在商事服务和投资服务领域,推动各项便利化改革举措落地,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实现新设主体数量倍增。推行“集群虚拟注册”,允许企业“虚拟登记”“一照多址”,自贸区范围新设企业突破1.2万户,实现倍增。
二是实现商事登记全省最优。在全省率先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企业名称、住所、经营范围自主申报,实现智能化“秒批”。推行信用承诺制,实现“外籍商友卡”替代准入。
三是实现涉企许可率先突破。在全国率先实施涉企许可“承诺即入”改革,首批43项事项实现一表填报、即审即办、当场办结。“证照分离”改革告知承诺事项达111项,全省最多。
四是实现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外无审批。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负面清单外由审批改为承诺,一张表格开工建设。
在第一个“百日攻坚”基础上,从既抢抓战略先机试制度、又解决企业需求优服务的角度出发,按照“非禁即入、承诺即入、无事不扰、尽职免责”的思路,进一步明晰了投资自由领域改革“1+4+16+X”的顶层设计:
“1”个总目标,即打造投资门槛最低、审批最快、服务最优、监管最效的义乌自贸区;“4”,即明确了拓宽行业领域准入,推动市场准入、准营、准建、准退便利化,创新配套政务服务,加快平台建设等四大板块改革内容;“16”,即当前梳理的16项具体攻坚任务;
2月底前梳理完成首批“4+5+4”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和向上争取事项清单,争取行业准入领域突破3个以上,争取金华市级以上审批权限下放5项以上。在向上争取的同时,加快先行先试,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文化保税展拍”等项目。
便捷准入,推进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事项全面落地,完成外资登记便利化改革。高效准营,“承诺即入”改革事项增长,实现首批涉企许可“一业一证”事项落地。极简准建,落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改革,实现所有承诺事项当天办结。快速准退,优化自贸区企业简易注销程序,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企业开设配套服务体系,完善集群虚拟注册企业账户开立、发票申领等配套政策,实现与实体企业同等待遇,做精做强管理服务企业。法律服务体系,实现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的设立,加快推进满足自贸区需求的法律保障体系。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建成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依托集聚区建设推动建立海外维权专家库。金融服务体系,落地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做好企业实物投资配套服务。涉外人才服务管理体系,搭建外国人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人员动态服务管理。
打造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平台,在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和“Chinagoods”外国人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集成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及配套服务等功能,形成“一站式”工作服务流程。
搭建对外投资信用风险保障平台。建设“两国双园”跨境合作平台,建立产业互补、要素互认的合作机制。打造高效监管服务平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高效解决企业投资“零门槛”后的监管问题。
下一步,投资自由专班将按照数字自贸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化“作战图”为“实景图”,为我市率先建成高水平数字自贸区增添强大动能。
一是全力跑大胆试,清单式推进权限下放和制度创新。按照“两张清单”,积极向上对接,全力奔跑争取。第二个“百日攻坚”争取上市股份公司登记、拍卖企业设立两个事项率先落地。继续大胆探索制度创新举措,重点推进涉企许可“一业一证”、知识产权主体信用改革等事项。
二是数字化赋能,集成式构建“数字+服务”新模式。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应用,加快各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打通数据链条,实现信息共享。第二个“百日攻坚”完成商事登记确认制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涉企许可“承诺即入”办理平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的投用。
三是聚力精准高效,管家式做好落地项目服务保障。通过投资自由各项改革举措,打造更加便利、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主体和项目落地,释放改革红利。专班将主动对接综保区等招商平台,围绕落地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开展服务,实现“一对一”服务全覆盖,确保自贸区各项最优政策集成于企业,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资金自由专班围绕“第一个百日攻坚干了什么、顶层设计要做什么、第二个百日攻坚怎么干”三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1.复制一批改革成果。稠州等6家银行的38个网点列入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已完成上线各项准备工作;建行完成扩区后全省首笔NRA不落地结汇业务。
2.推出一批首创模式。创新推出“市场采购+保税转口”收结汇模式;稠州银行完成与跨境电商平台系统直连,成为全国率先获得跨境电商收结汇资质的地方法人银行;率先落地“小微企业版”市场采购收结汇,实现结汇便利化全覆盖。
3.落地一批创新产品。结合自贸区业态推出货款宝、创业贷、关贸E贷、出口微贷、进口贷2.0等18个产品,惠及商贸主体1160余家,投放30.1亿元。
4.争取一批权限下放。工农中建落地浙江自贸区扩区以来全省首批自贸区支行,并推动扩权赋能,工行、中信、浦发等10家银行共争取国际业务、授信审批等权限13项。
5.推动一批跨境合作。推动市政府与工银澳门开展战略合作,落地风险参贷、海外代付、跨境资产转让、人民币外债等跨境金融业务;全年办理跨境人民币185.9亿,同比增长115%。
谋划了“1516”顶层设计方案,1是打造“一个中心”,即打造与世界小商品之都相匹配的贸易金融中心,具体分两步走。近期(2021年)抓一批标志性改革,努力从“洼地变高地”。远期(2025年)抓体系建设、模式变革,努力从“高地变中心”。5就是建设五个窗口,16就是16项具体举措。
1.以通路自由为核心,建设贸易金融改革的先行窗口。举措4项:包括建设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创新结算新模式、推动化解账户冻结问题、推动汇率避险业务创新。重点是建立与义乌大众贸易相适应的账户体系和结算体系,推动化解账户冻结和汇率避险两大问题,实现真实贸易背景下的自由汇兑。年内,完成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落地,出台自贸区版的新结算模式并落地实施。
2.以澳门跨境金融合作为突破口,建设金融双向开放的国际窗口。举措3项:拓展跨境金融合作、深化跨境投融资服务、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重点是围绕境外资金引进来、境外投资布局走出去,谋划RCEP、CPTPP金融合作,探索境内外区域金融合作下资金自由通路搭建、业态发展和监管体系,打造国际金融要素双向流通的集聚地。年内,建设澳门(义乌)金融合作示范区,开展境外银行合作20个以上,争取跨境人民币业务超过350亿元。
3.以自贸区专营机构为载体,建设金融营商环境的最优窗口。举措3项:建设自贸区专营机构体系、试行外国人“居民待遇”金融服务、打造自贸区金融监管数字围网。重点是围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生态,针对自贸区业态开展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以改革的理念下沉服务、降低门槛,营造国际一流的金融营商环境。年内,完成自贸区产品创新30个以上,实现外国人贷款业务突破。
4.以自贸区重大项目为牵引,建设产融合作提升的示范窗口。举措3项:提升金融集聚能级、建立重大项目“资金池”、强化“走出去”项目支持。重点是围绕打造多元化、便利化的金融供给体系,抓住“项目”与“资金”两头,通过投、贷、债联动,畅通资金通道,构建产融互促共赢的新发展格局。年内,新设或招引各类金融组织60家以上,对接重点项目资金300亿以上。
5.以数字贸易平台为支撑,建设数字金融创新的标杆窗口。举措3项:推动数字金融创新、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创新动产质押融资产品。重点抓好数字人民币一项试点,以及数字化结汇、数字化融资两个体系,强化平台牌照赋能,为全国200万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年内,完成数字人民币试点落地,新增数字金融业务50亿以上。
一是“向上跑”,跑数字人民币试点,跑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落地,跑保理、支付等金融牌照,跑银行权限下放,为自贸区发展赋能。二是“向下跑”,跑到市场主体中去,针对账户冻结跑“云闪付+账户风控”收付通道的推广应用,针对汇率避险跑个人贸易项下锁汇业务的创新拓展,推动解决市场主体关切的问题。三是“向外跑”,跑外资银行、金融科技等义乌缺乏的金融业态招引,跑澳门、欧洲、非洲等银行的跨境金融合作,努力提升义乌金融国际化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努力跑,跑出义乌“加速度”,努力在自贸区改革中打头阵、当先锋、争高分。
运输自由专班14个成员单位,按照部署,全力以赴抓改革、抢项目。第一个“百日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按照打造通达全球的亿吨级世界货地总目标,坚持“放眼全球,在响应国家战略,落实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体现义乌担当,通过建立通达全球各地的物流网络,为贸易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世界贸易规则重塑的当下汽车,义乌先行先试,使市场走得更远、发展更快。
二是各项工作开局良好。“义新欧”班列2020年开行总数由全国第五跃居第四;杭甬两关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义乌建设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开通“义乌—澳门”航线,“义乌—大阪”货运航线,打通“义乌—郑州—欧洲”进出口空运便捷通道;数字清关口岸投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启动;累计完成53个海外仓布局,覆盖34个国家。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物流发展问题还有很多,堵点还有不少,改革的路还很长,如海运集装箱紧缺、国际航空货运航线少、口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物流全球投递和末端配送能力不足,港口服务产业链和生态圈正在起步阶段,国内物流企业,特别是我市传统物流企业发展方式粗放等。针对这些问题,运输自由专班将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争取在关键节点、关键环节实现更大突破。
总体目标是:聚焦高标准建设全球重要物流中心的要求,按照“两枢纽三通道四联动”的总体思路,以杜伊斯堡枢纽站为突破口,建设义乌国家商贸物流枢纽和境外系列枢纽站两大枢纽体系,畅通“义新欧”“义甬舟”、空中丝绸之路三大通道,联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实现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一站式服务,打造通达全球的亿吨级世界货地。
1.以杜伊斯堡枢纽站为突破口,形成高效协同的全球组网体系。2021年,开展杜伊斯堡枢纽站功能定位、运营模式等研究,争取项目选址在年内完成。
2.构筑“义甬舟”大通道,形成东联西延的辐射优势。开通铁路双层高箱集装箱示范线路,发展全程运输服务,设立海铁联运运营总部,近期向西辐射长江经济带、向东拓展国际航运网络,远期辐射全国。2021年,力争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进出口集装箱150万标箱,海铁联运发运6万标箱以上。
3.打造“义新欧”2.0版,加密跨境电商班列,丰富定制化产品,打造“物流+贸易+金融”的经营模式。打造常态化、低成本的中国—南亚、中国—中亚陆地新通道,为国家战略提前布局。2021年,力争往返运行1200列以上,其中回程班列开行360列以上。
4.发展航空物流港,增强航空货运全球连接和投递能力。开发重点区域的国际货运航线,畅通“义乌-澳门”货运通道,推进郑义联盟项目,借力郑州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深化与上海、杭州、郑州、重庆等机场合作,开发陆空联运、空空中转等国际航空货运产品,完善境外“最后一公里”服务,形成12小时覆盖亚洲、72小时全球可达的航空货运服务体系。2021年,义乌机场航空货运量力争超1.8万吨。
5.建设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提升全球航运物流控制力。实现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双核”港口一体化。2021年,启动建设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推动20家以上船公司资源前移。
6.完善陆港物流网络。推进30个重大物流项目。构建“干支仓配”物流体系,融入全国物流骨干网络。2021年,推进与国内50个以上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合作。
7.构建物流信息港,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义乌国家物流枢纽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园区和数字口岸,深化“四港”联动发展。2021年,启动信息平台建设,开发上线国内物流子平台,完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铁路运输项目国家试点建设。
1.落地杜伊斯堡枢纽仓储物流园。商城集团、陆港集团、义新欧集团合作,打造集海外仓、分拨、配送、保税、关务、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国中欧班列境外还箱中心,实现出口分拨、进口集拼。
2.与宁波舟山港联合组建运行平台。具备一级货运代理资质,成为船公司码头外指定堆场,加大在义乌运力投放,打造更便利、更便宜海上通道。
3.打造航空物流合作共同体。落地郑义联盟项目,与DPD、DHL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打开“义乌-郑州-全球”空中通道,实现欧洲“最后一公里”落地。进一步推进与澳门机场合作,建立“义乌-澳门-葡语系国家”空中走廊。
4.开辟“义新欧”多式联运新通道。谋划“义乌-杜伊斯堡”双向精品班列,提供集装箱、海外仓、全程配送等“一站式”服务。开发“义乌-喀什-中亚”公铁联运新线.推进系列重大攻坚改革。出台建设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支持政策,研究义新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实施铁路运单物权化改革,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开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海铁联运班列。
6.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宁波舟山港成立合作公司,加快建设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建成铁路口岸二期,谋划铁路口岸扩展区。推进机场适应性改扩建军方核准报批。
物流的发展目标是让货运更便宜、更便利,运输自由专班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抢干快干,干出一批改革成效,干出一批重大项目,干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干出群众获得感,为高水平建成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畅通了来义“新渠道”。推动政策宣传、邀请单位管理、邀请函核发、入境政务审批各环节无缝衔接,为2039名外商提供入境便利服务、为1215名外商核发邀请函、共签发签证11264件。
二是出台了人才“新政策”易测商城。落地人才聚集十项措施,建立以纳税额为主要指标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制定国际贸易、工业设计等重点领域专才特才的评价标准,配套人才出入境、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加强人才政策吸引力。
三是争取了居留“新权限”。工作许可从两年突破至五年,为2800余名外商提供便利,102人取得5年期居留许可。工作居留免出境换发,并在推荐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是创推了管服“新模式”。在江东、后宅设立两个移民事务服务站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稠城宾王、福田楼西塘、稠江高庚、北苑春晗等4个新站建设,促进外商融入社区。
五是搭建了线上“新平台”。完成外国人综合服务平台一期建设并在Chinagoods平台上线,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南、业务代办等80余项服务便利。
六是拓展了商友卡“新功能”。实现在12个部门领域15个场景应用。年前完成了银行卡和商友卡“二卡合一”,赋予商友卡金融支付功能。
第二个“百日攻坚”,我们将进一步抢先机、争主动。聚焦化“发展堵点”为“改革亮点”,继续围绕人员“进得来”“留着住”“融得进”“营得顺”“管得牢”五个方面关于腾龙平台在线客服,强化信息支撑、数字赋能,着力打造与世界小商品之都相匹配的人员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人才资源中心,2025年底争取实现常住外国人5万人以上、年入境外国人80万人次以上,使义乌成为外商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商贸之都。
工作路径是“3+5+25”,即完成3大核心改革任务、突破5个重要改革项目,落实25项具体举措。
一是高标准建成“涉外信息中心”。积极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搭建自贸试验区涉外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实现涉外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年底前将完成全市外国人综合服务平台二期建设,推动外国人线上办事,同步丰富数据归集;建成商友卡应用系统,完善商友卡“唯一码”应用。
二是高标准建成“人才资源中心”。创新建立义乌特色人才评价机制,分级分类提供针对性服务,持续加大引才引智力度,重点吸引外商、留学生、外籍专才,有力服务国际贸易。着力打造自贸区国际人才市场,推动建立国内国际人才流通双循环体系,将义乌打造成为国际人才来华第一站。
三是高标准建成“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打造线上涉外服务“单一窗口”,提供政务、商务、生活等领域便利,线下配套全流程服务产品,将服务管理深入到社区村居,让外商享受高质量移民融入服务,打造一流的涉外服务管理金字招牌。
项目一:精准邀请外商来义。畅通外商来义通道,实行全流程全闭环邀请服务机制,确保外商顺利完成采购贸易活动。
项目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放宽人才准入门槛,完善全领域人才评价标准,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环境。
项目三:提供停居留便利。延长停居留期限,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办理流程大巨龙官,为外商提供良好的停居留环境。
项目四:持续推动移民融入。完善“1+N”移民服务管理模式,不断促进外国人社会融入。
近期将着重开展三项工作:一是跑部进厅“争”权限,争取我市外籍人才认定权、打造国际人才市场、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线上、线下“一站式”改革等工作获得省级和国家层面的支持。二是全力以赴“抢”人才,踩准新春开学季,牵头筹备500人规模的春季留学生国际交流大会,吸引人才留义创业,争取全年招引2000名高校留学生。三是优化资源“融”平台,积极融入数字化改革,三月底前完成外国人综合服务平台事项优化方案,并着手二期系统开发,努力实现所有涉外事项“线上办”“线上转”。
(一)数字便民,致力于高效服务。构建统分结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已实现“秒办”事项54个,零填报事项179个,零材料申报事项271个,免填字段、免交材料“双免”事项101个,172个公共服务网办事项全部网办,网上政务服务办结率为91.3%,入选省观星优秀应用案例3项,政务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处于全省前列,行政服务中心等群众体验感、获得感较强。
(二)数字赋能,致力于共享开放。新增归集政务数据约20亿条,总数据量已有43.94亿条。已开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数据142项。已梳理电子证照目录623项,制作本地电子章证照137项,推进人才子女入学、高层次人才政府津贴等32个重点应用场景,其中跨省应用10个。支撑高效疫情防控、春节商旅指引以及人才补助、就业补助、抢人补助、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春节留人补助等政策直补到人到企业等应用。
(三)数字治理,致力于城市治理。先后谋划了19个自主改革议题,积极推进“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等12个改革议题,梳理了商事主体税收风险管理、智慧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50个数字化转型项目。新建了自贸区数字化地图,构建自贸区30余万条地址库,通过信息共建共享,大幅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已建成自贸区数字驾驶舱,完成26.2平方公里三维建模,梳理38个上舱核心数据指标,初步实现自贸区三维可视化展示和一舱掌控全域。
以“强基、便民、善治、优政、兴业”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构建市级城市大脑、深化数据多业务协同场景应用、构建标准规范体系。以“5+4+9”为工作路径,制定了作战图,推进政务民生、城市治理、国际商贸、产业发展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为进一步巩固成效、做出特色,专班将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奋力推进第二个“百日攻坚”。
(一)强化基础支撑,打造一体化数字底座。一是建设义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构建本地数据仓,全年新增归集数据20亿条以上;二是推进电子证照“聚、通、用”,支撑跨部门共享应用场景5个以上。三是建设城市云企业专区,加快物联感知、卫星遥感、卫星集卡监管、区块链、AI等一批数字能力建设。
(二)强化迭代创新,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一是深化自贸区数字地图建设,丰富市场主体数据库,精准描绘企业画像、企业诚信、优质产品和行业分类地图;二是推进城市大脑建设,迭代升级自贸区数字驾驶舱;三是创新智慧应用,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红绿灯等多业务协同应用场景10项以上;四是配合其他专班谋划推进线上自贸区、邮政快递行业数字化等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
(三)强化综合集成,增强便利化服务能力。一是深度推进政务服务2.0、一网通管、一网通享等“六个一”平台与业务融合应用;二是迭代升级“浙里办”义乌专区,深化掌办服务向城市生活、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领域延伸;三是推进“浙政钉”与办公平台深度融合和移动端应用集成,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四)强化规范引领,持续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本地数据资源目录,深化数据归集、共享、交换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跨县市、跨省、跨国及一带一路、RCEP自贸区等更多的数字集成与数字共享;三是精心推进全市一体化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大数据安全系统。四是强化全市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机制,突出共建共享共用属性,避免重复建设。
下一步,数字政府专班将时刻以“答卷人”的姿态来审视,以“领跑者”的要求来对标,以“第一号”工程的标准来落实,为高质量建设自贸区和世界小商品制度提供强劲数字力量。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正式吹响了建设“两个样板城市”的号角,把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奋斗目标。营商环境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基础工作,与其他专班工作相辅相成,我们必须要用系统集成的理念抓好这项工作。
自去年11月开展“百日攻坚”以来,专班先后复制推出改革举措220项。“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实施“五险”参保“一体化”联办自助服务改革。办事大厅减窗改革以及“三个中心”建设成为全省政府数字化、智能化改革标杆,5G智慧税务大厅上升为省级试点。发布省内首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评定分离工作规程》地方标准,全省首家专门办理金融与破产案件的福田金融法庭正式揭牌。首创知识产权“一件事”工作机制。浙江(义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获批开展省级地方标准审查等标准化工作。推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当天申请当天办理。
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对标对表最优值还有不少差距,对照市场主体需求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的改革理念还需转变,“领跑”的拳头性改革项目还不突出,仍需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痛点、堵点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2021年,聚焦数字化改革,以“第二个百日攻坚”为突破口,坚持制度引领、治理现代、智慧集成,谋划“1+10+30”的营商环境顶层设计方案,全力打造以“制、治、智”为核心的自贸区营商环境标杆。
“1”就是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以此为目标,2021年要列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城市,力争5项指标(纳税、知识产权保护、开办企业、招标投标、办理建筑许可)列入全国标杆,营商环境便利度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全省评价保持第一。
“10”就是围绕营商环境全要素,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高质量的“投资、市场、经营威控特电气、产业、双创、人文、法治、生活、政务、政治”环境,落细落实“30”项工作举措。具体内容包括:
1.打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聚焦“市场准入、项目投资、市政服务”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5项任务,推进投资高效便捷。
2.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聚焦“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管理”三个方面,重点抓好8项任务,推进市场竞争一视同仁。
3.打造依法有序的经营环境。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监管执法服务”三个方面,重点抓好6项任务,推进法律保护全覆盖。
4.打造配套完善的产业环境。聚焦“跨境贸易、惠企政策、信贷服务”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0项任务,推进产业发展配套建设。
5.打造活力迸发的双创环境。聚焦“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数字经济”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5项任务,推进创业创新发展。
6.打造尚义崇礼的人文环境。聚焦“诚信建设、文化服务、文明城市”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0项任务,推进人文理念大提升。
7.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聚焦“执行合同、司法服务、破产管理”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3项任务,推进数字法治建设。
8.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聚焦“数字社会、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6项任务,推进生活品质大提升。
9.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聚焦“数字政务、登记财产、纳税服务”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2项任务,推进政务服务水平大提升。
10.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聚焦“清廉义乌、法治政府、治安环境”三个方面,重点抓好9项任务,推进政治风气大提升。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全力以赴,以舍我其谁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决心,通过专班推进,画好作战图,抓好任务落实,让市场主体切身体会到营商环境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获得感,打响义乌营商环境品牌,为义乌高质量建设成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作出更大的努力。
原标题:《实干巧干闯新路 改革创新促发展——全市作风建设暨自贸试验区推进大会“数字自贸区顶层设计”发言摘登》